芦苇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最善于在江、河、湖、海岸淤滩等湿地环境中生长,更重要的是芦苇具有保土固堤作用。沙地先民人就充分利用芦苇这一特性,开沙、护沙、养沙,抵御自然灾害,进行土壤改良,使不毛荡田变成万顷沃土。不仅如此,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沙地人利用芦苇扎成芦苇柴排在沙地护岸治坍固堤上发挥了神奇作用。据《启东水利志》介绍,芦苇柴排须扎成正方形或矩形,排体面积控制在800平方米,需要芦柴1.5吨左右,成为丁坝的基础工程。此工艺还于1969年全国农业展览馆和非洲阿尔巴尼亚展出。
从植物学角度看,沙地芦苇属于东部滨海苇区,是芦苇84个变种、6个变型中的佼佼者。它既不同于西北干旱苇区、西南山原苇区的芦苇,又有别于北方沼泽苇区、南方湖滨苇区的芦苇,“刚柔兼具”,以韧见长。善于表达的沙地人,赋予芦苇许多恰当的名称。芦苇的根就直截了当叫它“芦根”,芦苇破土出芽时沙地人亲昵地叫它“芦芽头” ,长成碧绿时统称为“芦青”,它的叶子自然就叫做“芦青叶子”, 至于“芦青”开的花毫无疑问就叫“芦花”。 “芦青”干枯收割当柴时被称为“芦柴”,成捆的芦苇就叫“芦柴个子”,去了枯叶待用的芦秆叫“芦头”。